產品照片
|
|
卡迪那品牌故事 卡迪那的創造是在1980年代台灣經濟正旺時,大家都在找尋新市場、新機會的時候。本身是工程師出身的聯華食品董事長李開源,當時他閱讀了製造洋芋片的機器相關書籍及參訪食品機器展,於是靈機一動決定製造洋芋片。製造洋芋片除了製造工程的軟、硬體外,最重要就是馬鈴薯本身的原料品種。當年荷蘭有一種馬鈴薯品種稱「Cadina」。開源覺得若直接翻譯洋芋的英文Potato不夠有創意,想要來點新意好玩的名子,而荷蘭馬鈴薯的品種Cadina念起來順口又好記,同時產品與品牌名有直接的關聯性,因此就決定命名為「卡迪那」。 開源從2009年就開始帶領研發團隊研發卡迪那95度C薯條的製程,當時的挑戰是如何做出比日本更好吃但價格更親民的商品。2013年的晚上開源在家突然想到一個可以突破一直無法突破的製程環節,於是就在隔天告訴研發團隊這個新發現! 2014年3月28日「卡迪那95°C鮮脆薯條」Costco好市多領先上市,聯華食品的研發團隊秉持「自然、安心、美味」的企業理念,自行研發生產製造技術,成功推出「卡迪那95℃薯條」,是繼可樂果之後,另一個「Made in Taiwan」的台灣之光! 「卡迪那95℃薯條」運用新一代「95℃低溫真空工法」,封存整顆新鮮馬鈴薯的原味,創造出薯條特有的鬆脆綿密口感,吃得到天然健康,美味更一舉超越日系薯條,以「比日本的薯條更好吃!」為上市口號,再以新鮮、口感紮實又不油膩的產品力贏得台灣消費者的青睞!」
|
品牌故事
|
|
卡迪那品牌故事
卡迪那的創造是在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代,大家都在找尋新市場、新機會的時候。 工程師出身的聯華食品董事長李開源先生,研究了製造洋芋片的機器相關資料及參訪食品器材展,靈機一動決定要在台灣生產洋芋片。洋芋片的生產除了製造工程的軟、硬體外,最重要就是馬鈴薯本身的原料品種,當年台灣曾從荷蘭引進有一種馬鈴薯品種叫做「Cadina」在嘉南平原推廣種植。 在決定品牌名稱的過程中,開源覺得若直接翻譯洋芋的英文Potato不夠有創意,想要來點創新有趣的名子,這荷蘭馬鈴薯品種Cadina念起來順口又好記,同時又讓產品與品牌名稱有直接的關聯性,因此就決定命名為「卡迪那 Cadina」。自此,卡迪那成為台灣洋芋片的先驅品牌,並一直延續至今日 。 2009年開始,開源帶領研發團隊更進一步研發零食薯條的製程,當時的挑戰是如何做出比日本更好吃但價格更親民的商品。反覆嘗試了數年卻突破不了瓶頸,2013年的某天晚上開源在家突然想到一個突破製程瓶頸環節的方法,隔天非常興奮的告訴研發團隊這個新發現,生產的技術得到了跳躍式進展! 2014年3月28日「卡迪那95°C鮮脆薯條」在Costco好市多領先上市,現行已在全台灣各大通路均有販售,口味眾多。聯華食品的研發團隊秉持「自然、安心、美味」的企業理念,自行研發生產技術,成功推出「卡迪那95℃薯條」,是繼可樂果之後,另一個「Made in Taiwan」的台灣之光!「卡迪那95℃薯條」運用新一代「95℃低溫真空工法」,封存整顆新鮮馬鈴薯的原味,創造出薯條特有的鬆脆綿密口感,吃得到天然健康,美味更一舉超越日系薯條,最初以「比日本的薯條更好吃!」為研發理念,最後成就了新鮮、口感紮實又不油膩的產品力贏得台灣消費者的青睞! |
售後服務
|
|